知识库 > 全身 > 关节积液 > 内容

关节积液内容

不良体态如何影响儿童正常生长...

病请描述:一、不良体态的形成原因   不良体态是指身体的姿势或形态出现异常,通常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肌肉力量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儿童时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不良体态的形成往往与以下因素有关: 长时间久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时间久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或课桌前,缺乏适当的运动和身体活动,容易导致肌肉僵硬和体态不良。 错误的姿势: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需要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如看书、写字、看电视等。如果姿势不正确,如低头、歪头、驼背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体态。 缺乏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体态。如果儿童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肌肉力量不足,容易导致体态不良。 遗传因素:不良体态有时也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有不良体态的问题可能会遗传给子女。   二、不良体态的种类介绍   驼背:驼背是指背部向后弯曲,胸部向前凸出的一种体态。长时间坐着、缺乏运动和背部肌肉力量不足是驼背的主要原因。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向一侧弯曲,通常分为C型和S型两种类型。脊柱侧弯可能是由于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肌肉力量不平衡或长期姿势不正确引起的。 扁平足:扁平足是指足部没有足弓或足弓不明显的一种足部畸形。扁平足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引起的。 X型腿和O型腿:X型腿是指膝盖向内弯曲,脚踝向外撇;O型腿则相反,膝盖向外弯曲,脚踝向内撇。这两种腿型可能是由于骨骼发育异常、肌肉力量不平衡或不良姿势引起的。   三、不良体态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骨骼发育:不良体态可能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导致骨骼畸形和生长异常。长期的不良体态还可能加重骨骼负担,引起疼痛和关节炎等问题。 肌肉和韧带:不良体态可能导致肌肉和韧带的异常牵拉,引起肌肉疼痛和韧带炎症。长期下来,还可能影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呼吸系统:不良体态可能影响儿童的呼吸系统,如驼背和扁平足可能导致胸廓畸形,影响肺活量和呼吸功能。 心理影响:不良体态可能对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自卑和焦虑等问题。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不良体态   保持正确的姿势: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如抬头挺胸、膝盖伸直等。同时,教育孩子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和错误的姿势。 适当的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体态。 定期检查:家长应该定期检查孩子的体态,如发现有不良体态的迹象,应尽早寻求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物理治疗:对于轻微的不良体态,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改善,如矫形器、按摩、拉伸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骨骼和肌肉问题。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不良体态,如脊柱侧弯、严重扁平足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生长发育 2024-01-12阅读量2257

髋关节疾病治疗新希望&mda...

病请描述: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形成一个球窝式的结构。软骨是一种光滑的物质,覆盖在骨头表面,保护和缓冲骨头,并使它们能够轻松移动。髋关节疾病是指髋关节的软骨受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头之间摩擦,引起疼痛和僵硬。 髋关节疾病病因 ▪ 骨性关节炎: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叫做退行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它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恶化的关节退化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自然磨损所致。 ▪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容易发生变性、坏死和退变,这些损害会导致软骨厚度降低、失去弹性,从而影响关节的正常运动和缓冲效果。在炎症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软骨的损害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发病初期的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 ▪ 银屑病性关节炎:这是一种与皮肤银屑病相关的慢性发炎性关节炎,影响约30%的银屑病患者。 ▪ 创伤后性关节炎:这是由于髋部损伤或手术引起的关节软骨损伤或变形。 髋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 ▪ 髋部或大腿内侧、外侧、前面或后面的疼痛; ▪ 髋部僵硬或活动受限; ▪ 髋部发出咔哒声或响声; ▪ 走路、上下楼梯、弯腰或穿衣服时感到困难; ▪ 肌肉萎缩或无力。 髋关节疾病的治疗方式 髋关节疾病治疗困难,但有多种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是髋关节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超声、红外、电疗、水疗等多种方式,这些方法都可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修复。 ▪ 运动疗法:髋关节疾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包括瑜伽、普拉提、体操、步行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髋关节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关节保护剂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消炎、保护关节。 ▪ 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不能有效控制髋部疼痛或改善生活质量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髋关节,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常见的手术治疗有: 1)髋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髋部皮肤上切开几个小孔,插入一根带有摄像头的细管(髋关节镜)和一些微型手术器械,来检查和治疗髋关节内部的问题,如软骨撕裂、骨刺、滑膜炎等。 2)  髋关节成形术:这是一种保留性手术,通过在髋臼或股骨头上切除一层受损的软骨和骨头,然后重新塑造它们的表面,使它们更加光滑和匹配,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3)  髋关节置换术:这是一种根治性手术,通过切除并用人工假体完全或部分替换受损的髋关节。根据替换的范围,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替换股骨头和髋臼)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只替换股骨头)。 ▪ 营养治疗:饮食营养对于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适量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肉类等,以促进骨骼健康。 总之,髋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方式,需要医护人员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 个性化3D打印钛合金骨盆假体 上海交通大学王金武教授、戴尅戎院士数字医学团队长期致力于医学3D打印研究,包括3D打印术前模型、手术导板、植入物以及生物打印关节假体。 骨缺损通常是由外伤、疾病(如骨肿瘤、骨质疏松症或创伤等)引起,需要进行假体修复重建或骨移植手术来恢复功能。传统治疗方案是使用自体骨或异体骨修复,这种方法的缺点有移植材料匮乏、易诱发供区并发症、骨吸收以及不能做到与患处完全匹配,影响舒适度,甚至可能会影响患者康复等。 使用3D打印个性化内植物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内植物,不仅有类骨的多孔三维结构,且孔径可自行定义,有利于周围骨组织长入,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由于骨盆结构在人体承重和运动功能中的重要性,骨盆肿瘤切除后的功能重建十分重要,重建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骨盆重建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意义,这也是近年来修复重建外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相比于传统的骨盆假体,3D打印假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复杂的实体构建,使以往无法加工的个性化骨盆假体变得容易加工,从而能充分满足植入物与局部解剖的高匹配度。3D打印假体还具有多孔表面,有利于残余肌肉的附着点重建,手术中使用了3D打印导板的引导技术,也可使截骨范围变得更加精确。

王金武 2024-01-08阅读量2032

儿童扁平足的危害和预防策略-...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的危害及预防策略   扁平足,这个听起来并不陌生的名词,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扁平足更是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儿童扁平足究竟有哪些危害?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儿童扁平足的面纱,了解其背后的真相。 一、儿童扁平足的定义及病因 扁平足,又称平底足,是指足底弓形结构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导致足底在行走、跑步等运动过程中无法有效分散压力的一种足部形态。儿童扁平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父母的扁平足基因容易遗传给下一代。 2.  肥胖:超重会增加足部负担,导致足底弓形结构受损。 3.  生长发育异常: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不良或异常,容易导致扁平足。 4.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足部肌肉疲劳,进而引发扁平足。 二、儿童扁平足的危害 1.  影响足部美观:扁平足导致足部形状发生变化,影响足部美观。 2.  足部疼痛:由于足底弓形结构受损,扁平足患者在行走、跑步时,足部承受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足部疼痛。 3.  足部关节疾病:扁平足患者足部关节承受异常压力,长期下来容易引发关节炎等疾病。 4.  影响膝关节和髋关节:扁平足导致足部力线不正,进而影响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正常发育,甚至可能导致膝关节炎和髋关节炎。 5.  影响运动能力:扁平足患者在跑步、跳跃等运动中,容易出现运动能力下降、运动损伤等问题。 6.  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扁平足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限,影响身高、体型等方面的发育。 三、儿童扁平足的预防策略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足部肌肉放松运动。 2.  适量运动:鼓励儿童进行有益于足部肌肉锻炼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足底弓形结构。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减轻足部负担。 4.  鞋子选择:选购合适的鞋子,避免穿着过高、过紧或鞋底过薄的鞋子。 5.  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检查儿童的足部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6.  专业治疗:对于已确诊为扁平足的儿童,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穿戴矫形鞋、矫形垫等。 总之,儿童扁平足不仅影响足部美观,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扁平足的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确诊的扁平足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双脚,快乐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3-12-29阅读量2771

儿童扁平足:家长必知的知识-...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家长必知的知识 扁平足是指足弓塌陷,足部内侧的凹陷消失,足弓失去正常功能。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童总数的20%-30%。儿童扁平足不仅影响孩子的足部美观,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还会对孩子的行走、跑步等运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对儿童扁平足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儿童扁平足的相关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一、儿童扁平足的类型及症状1.先天性扁平足:出生时就存在的扁平足,通常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导致的。2.获得性扁平足:后天因素引起的,如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足部肌肉、韧带疲劳损伤等。3.症状表现:幼儿时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生长发育,足弓逐渐塌陷,出现以下症状:a.足部疼痛,尤其是在行走、跑步或站立时。b.足弓消失,足部内侧凹陷消失。c.足部肌肉疲劳,容易疲劳或无力。d.鞋子磨损不均匀,尤其在前脚掌和脚后跟部位。二、儿童扁平足的症状儿童扁平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足弓塌陷:足底内侧的凹陷消失,足弓变得扁平。足部疼痛:在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足部出现疼痛、疲劳。足部变形:足部外翻、内旋等。走路姿势异常:走路时足内翻、内八字等。三、儿童扁平足的危害1.影响行走、跑步等运动能力,甚至导致关节磨损、关节炎等疾病。2.足部力量分布不均,容易导致脊柱、膝盖、髋关节等部位的损伤。3.影响足部美观,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4.严重的扁平足可能导致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异常。四、儿童扁平足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通过对病史、症状、体征的询问和观察,结合X光、B超等检查,确诊扁平足。足部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足部形态、触诊足部等方法来进行检查。X光检查:X光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足部的骨骼结构,帮助医生进行诊断。2.治疗:a.保守治疗:包括穿戴合适的鞋子、矫形鞋垫,减轻足部负担;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增强足弓支撑力;按摩、热敷等缓解疼痛。b.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扁平足,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儿童扁平足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扁平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先天性扁平足,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穿戴矫形鞋或进行物理治疗来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扁平足,需要根据导致扁平足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五、家长如何预防儿童扁平足1.选择合适的鞋子:尽量选择有足弓支撑、舒适透气、合适尺码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过于紧窄或松散的鞋子。2.注意足部锻炼:引导孩子进行足部肌肉锻炼,如跳绳、踢球等,增强足弓支撑力。3.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进行足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保持良好的姿势:纠正孩子不良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通过以上内容,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扁平足的病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姿势: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加强足部锻炼: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足部锻炼,如脚趾抓握、足弓训练等。注意孩子的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足部负担,导致扁平足的发生。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发现儿童扁平足观察孩子的足部形态:如果孩子的足底内侧凹陷消失,或者足部内侧边缘明显突出,可能是扁平足的表现。注意孩子的走路姿势:如果孩子走路时出现足内翻、内八字等,可能是扁平足的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生长发育 2023-12-26阅读量2603

张嘴困难下颌关节疼痛弹响是什...

病请描述:下颌关节疼痛弹响伴张口困难,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典型症状。什么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呢? 是指患者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免疫等因素引发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群发生病变,表现为下颌关节转动或滑动异常、常始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该疾病通常迁延较久,甚至达数十年,但往往有症状的时缓时急。多在咀嚼硬物或治疗牙齿大张嘴后诱发加重。      目前根据该病不同类型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若治疗无效者部分也可尝试手术治疗。但即使是手术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由于下颌关节结构复杂。它的功能涉及到咀嚼,表情吞咽呼吸。而支配的神经系统涉及到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颈神经丛等。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治疗多数是针对关节和免疫等的治疗。在疼痛科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下颌关节炎多数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颈椎的病变,内脏病变尤其是胃肠疾病河中医的痹症等同时存在,经过辨证施治,脏腑筋骨同调。改善综合功能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病人过3~5次的治疗张口困难,疼痛和弹响明显改善。 典型案例      女患,63岁,下颌关节间歇性酸痛不是十余年,21年4月因牙病就医治疗准备做种植牙。两次就愈之后下颌关节疼痛加重,不能张嘴张口只能达到两公分。先后采用药物治疗,关节注射理疗针灸等治疗病情没有明显缓解。最后告知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医生答复术后也不能保证完全恢复。23年11月来我院因为颈肩疼痛就诊。查体双侧下颌关节肿,胀压痛张口闭口弹响,开口仅能达到两公分。双侧颈椎3~6有明显压痛。核磁共振检查双侧下颌关节盘变性前移位。颈椎3~6,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                治疗前张口困难弹响 治疗两次后疼痛缓解,弹响减轻,张口扩大        等了两年的种植牙终于可以继续了。       真实案例视频截图,可以看本医生发布案例视频。        疼痛科治疗的优势是:不只局限于下颌关节,而是综合多学科,从颈椎,颅脑神经,血管。肌肉,代谢免疫,关节病变,运动协调等多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选最优方案,从更本入手治疗的结果。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马彩毓 2023-12-25阅读量3346

不明原因导致的矮小可以不用治...

病请描述:不明原因导致的矮小可以不用治疗吗? 孩子个头矮,常年坐班级第一排,家长很着急;带来医院检查,却没查出什么原因,除了个子明显比同学矮,没啥毛病。这是不是意味着孩子可以不用治疗,静待某个时期突然长起来呢? 医学上,这种尚不明确具体病因导致的身材矮小称为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其实,矮小孩子中只有约5%有明确的病因,约15%有出生体重或身长小于相应胎龄的病史,60%~80%则均为特发性矮小。(ISS)是矮小儿童中最常见的类型,ISS指的是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 2个标准差(-2SD); 排除了生长激素缺乏症、小于胎龄儿、系统性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营养性疾病、染色体异常、骨骼发育不良、心理情感障碍等导致的矮身材.是一组目前病因未明的导致身材矮小疾病的总称。它包括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家族性矮身材等。 ISS并非毫无病因,只是依靠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能进行明确的病因诊断。其可能原因有: 生长激素分泌量异常、SHOX基因缺陷、生长激素启动子功能障碍、生长激素分子异常、生长激素信号途径遗传缺陷和某些未能认识的疾病等。 随着其因分析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在ISS串儿中可能会发现更多GH-IGF1轴相关基因异常,临床上符合以下指征的患儿,可诊断为特发性矮小: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者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出生时身高与体重正常,无室息抢救史,且身材匀称除外已知导致矮小的疾病,如肠病、幼年性慢性关节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骨骼发育异常等;无心理和严重的情感障碍,饮食正常;生长速率稍慢或正常,一般生长速率每年<5cm;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肝肾功能、垂体MRI、四肢长骨片、染色体检查正常;7.两项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GH峰值均>10ng/ml;骨龄正常或延迟。 当患儿诊断特发性矮小,就应该进行治疗,观察只是短时间的,而静待某个时期突然长起来,有可能错过治疗的机会,其中ISS中尤为注意家族性矮身材的治疗,对于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孩子尤其要密切观察青春期的生长情况,避免错过治疗时机,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成年身高,如果不进行治疗,最终的成年身高会受到很大影响男生很可能不会超过160cm,女生可能不会超过150cm致使孩子今后面临择校、就业、婚恋等的巨大压力,进而影响到一生的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 2023-12-19阅读量2601

肿块患者,如何避坑:错误的第...

病请描述:   近段时间,收治了好几例肿瘤患者,在当地医院当成良性肿块做了手术,术后发现是恶性肿瘤。这种不适合的手术,医学中称为“非计划手术”(unplanned surgery),往往会导致患者生存的希望断崖般下降。 https://www.istockphoto.com/vector/c 其中有一位患者,胳膊上出现了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找到了当地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也是患者的同学好友,在门诊局麻下做了切除。可切除完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手术的地方又长出来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来到我们这里时,唯一的手术方式只剩下截肢了。 AI创作画 Edge chatgpt创作画 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唉息和遗憾。我们不能去苛责那位好心的县人民医院的外科主任同学。大多数医院没有骨肿瘤科,更没有完善强大的整合团队,医生每天接触到的,只是常见的外伤,骨折,腰腿痛,看多了,自然而然会想当然。据统计,外伤的发生率是每年每一千人有3.2人,40岁关节炎的发生率每年每一百人有14人,但是,恶性骨肿瘤发生率为每一百万人有9人,这里的分母不是每千人,或每百人,而是每一百万人。很多县城人口可能还没有一百万。 一个病人骨折来到医院,因为发生车祸被撞了。经验不足的医生,包括病人自己与家属,都想当然认为是被车撞断的。但当你仔细问病人时,病人会回忆道,看到车来,想跑,一使劲,突然觉得腿断了,然后车才撞上的。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的结局。后一种,就是因为骨头被肿瘤破坏了,是骨肿瘤引起的骨折,而不是车祸引起的骨折。 edge gpt image creator 遗憾的是,当地医院按照正常骨折用一块钢板帮助病人把骨折固定起来了。三个月后,病人的膝盖如足球般大小,来到了我的门诊。而且出现了其它部位的转移。这样的情况下,病人的预期寿命绝大多数不足两年。如果第一次手术能按照骨肿瘤原则正确处理的话,孩子的五年生存率超过60%。 第一次如果不是专业的骨肿瘤医生手术,大多数肿瘤切除后都会有残留。而残留的肿瘤像恶劣的种子必然会很快长大,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催枯拉朽地摧毁人体组织。 如果是第二次由骨肿瘤医生手术,骨肿瘤医生需要切除上次手术的所有区域,这意味着,更大的人体组织被切除,更严重的功能损失,更大的残疾。 如何避坑呢? 大家可以借助目前越来越准确的人工智能,gpt-4,bard,以及文心一言等。虽然这些人工智能无法精确地告诉你怎么做?但你会得到很多重要且基本正确的原则,当你把这些信息与医生交流的时候,有时会很好地提醒到医生。医生也就会在手术前做更完善的检查,来避免一刀失误千古恨的出现。

袁霆 2023-11-07阅读量1127

老年人腰痛?还有种可能是退行...

病请描述:对于老年人而言,能够引起腰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还有一种我们不太熟知但又很常见的疾病,叫退行性脊柱炎。 什么是退行性脊柱炎? 退行性脊柱炎又称为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脊椎骨关节炎等,是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椎体边缘出现骨质增生,以及小关节发生肥大性改变,从而形成的骨关节病变。退行性脊柱炎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部分中年人也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作为一种退行性改变,退行性脊柱炎的发生主要与脊柱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有关,因此常发生于重体力劳动者。另外,退行性脊柱炎也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家族中有脊柱炎患者,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同样能够引起腰痛,退行性脊柱炎的腰痛有什么特点? 1. 晨起腰痛,活动后反而减轻 大多数退行性脊柱炎患者的腰部疼痛在早上起床后出现,一般都还是可以忍受的程度,且经常伴有腰部活动受限,自觉腰部僵硬。进行稍许活动后,腰痛反而会减轻,继续活动一会儿,不仅疼痛可以缓解或消失,腰部活动范围也逐渐恢复。这种情况也被叫做“晨僵”。 2. 多活动或多负重后腰痛,休息后减轻 也有一部分患者的腰部疼痛在过多活动或负重后出现,并随着活动和负重而逐渐加重,也伴有活动受限。此时,如果能够平卧休息,腰痛和活动受限的症状可以明显改善。这部分患者的腰痛大多出现在傍晚,即活动了一天之后,病情严重者也可出现在活动1~2小时后。 3. 腰部僵硬及酸胀感 还有些患者不像其他患者以“痛”为主,而是更多出现腰椎关节活动受限、不灵活,以及腰部发酸、发僵、发胀等症状。 另外,退行性脊柱炎引起的腰痛大多无明确的压痛点,即按压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如果患者出现了腰部活动受限,那么就会发现腰部活动范围在各个方向都会受限,而并不特定于某一方向。 出现腰痛,检查发现退行性脊柱炎怎么办? 绝大多数退行性脊柱炎患者,都能够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除非压迫到了椎管内的神经组织。临床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主要包括: 1. 睡木板床 过软的床会让脊椎失去支撑,因此,患者最好选择木板床。可以在木板上加用棉垫,但不可以选用钢丝、棕绷或尼龙丝床,否则可以造成腰部被迫性屈曲t位而加重病情。 2. 腰背肌锻炼 通过锻炼腰背肌,可以增强肌肉对脊椎的保护能力,对腰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开始时需要在专人辅导下进行,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容易受伤。 3. 佩戴腰围 腰围可以保护腰椎,降低脊椎受损风险。平时建议选择有弹性的软腰围,发作期要改用较硬的皮腰围,或是轻质的腰背支具。 4. 药物 可酌情选用消炎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症状。 5. 按摩 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腰椎的恢复。但按摩需要注意手法和力道,过于粗暴的手法不仅不利于恢复,还可能加重病情。

许鹏 2023-10-26阅读量1893

风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可...

病请描述: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累及关节、骨骼、肌肉、软组织、血管或结缔组织为主的多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关节和肌肉的肿胀或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也可伴有发热、贫血等症状。在16岁以上的人群中,风湿病发病率为14.1%,相对较高。风湿免疫疾病病程较长,因为受疼痛困扰,风湿病患经常依赖止痛药,止痛药又经常引发肾损伤,部分患者朋友说:“得了风湿病之后,又得了肾脏病”,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由上海龙华医院张权副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所并发的肾损伤。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疾病,具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蝶形红斑、光过敏、脱发、口腔溃疡、发热、乏力等多器官病变。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多在15-45岁。多达9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肾脏病理活检中发现肾脏受累病理表现,但仅有50%的患者发展为临床肾炎。肾脏受累时,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是血尿、蛋白尿、脓尿,进而可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夜尿增多、肾功能衰竭。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可能是继发了高血压,也可能是继发了溶血性贫血或者肾性贫血,此时可见脸色和爪甲苍白的贫血貌。尿常规是评价肾小球损伤敏感指标,建议出现泡沫尿的患者需要化验尿常规确认是否有蛋白尿。随着患者蛋白尿的增多,患者检查生化时会发现血清白蛋白偏低,当患者低蛋白血症严重时,患者可以表现为全身高度浮肿,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体检中可能发现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等严重升高。狼疮性肾炎患者如肾病表现较重时需要风湿科和肾内专科同时就诊。 二、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并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典型表现为口干、眼干及关节炎,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功能受损外,还有其他器官的受累。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01%-0.77%,男女比例为1:9,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干燥综合征肾损害发生率占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的第2位,仅次于狼疮肾炎。当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时,最容易损伤肾小管间质,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为乏力、心悸、夜尿增多、腰酸。干燥综合征容易继发肾功能衰竭,少数患者在发现干燥综合征时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我们建议每年应至少进行两次筛查,筛查的内容包括尿常规、尿PH、尿渗透压,以及尿B2-MG蛋白、尿a1-MG蛋白、尿NAG等筛查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检验, 抽血查血清电解质(血钾),查血清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出现肾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到肾内专科就诊。 三、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从小关节起病,呈多发、对称性,双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常见,关节肿胀、压痛、变形、活动障碍,可伴有发热、贫血等。类风湿关节炎患病人群多,是常见风湿病,也易合并肾损害,肾脏受累比例可接近50%左右。该病病程长,长期依赖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控制不好时病情容易反复,部分类风湿患者肾损害与止痛药依赖有关。继发肾损伤出现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可有血尿、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偏红;如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常变现为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纳差。因此,类风关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长期使用止痛药的类风关患者更需要引起重视。 四、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皮肤肿胀增厚,也可影响到内脏,还可能有手指遇冷发白、发紫、发红的雷诺现象。系统性硬化症发病率低,但是却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发生率在15%-20%。临床可表现为小便泡沫、血尿、高血压,突发急进型高血压和急性肾衰竭时,称为“硬皮病肾危象”,80%“硬皮病肾危象”发生于病初4-5年内,是一种累及生命的并发症。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在三甲医院风湿科、肾内科、ICU联合诊治。 五、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波及全身的小血管炎,表现为皮肤紫癜,多数位于四肢、臀部,大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关节肿胀。而肾脏的毛细血管最丰富,由于紫癜的反复发作,启动了免疫机制,损害了肾脏。当过敏性紫癜出现肾损时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也常伴发高血压。当患者出现过敏性紫癜时,除了至皮肤科就诊,还应至肾病科就诊,检查肾功能看是否出现了蛋白尿、镜下血尿。此外,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发现,紫癜性肾损伤90%发生在2个月内,97%发生在半年内。也就是说,发现紫癜的两个月内是出现肾脏损害的危险期,建议每周查一次尿常规,两个月到半年之间可以每半到一月筛查一次尿常规。 可见,风湿病与肾脏病密切相关,风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以免错过早干预的时机。 【专家介绍】 张权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 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IgA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尿道综合症、泌尿系感染、肾小管间质损伤、水肿、肾虚亏损、中医美容等。   【专家门诊推荐】 龙华医院徐汇总院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周六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五号楼4楼1候诊区   龙华医院上南院区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门诊地点:上海龙华医院上南院区(浦东新区上南路1000弄,昌里路路口)专家诊区3号诊室  

张权 2023-09-08阅读量3171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

病请描述:颞下颌关节是连接下颌骨和头骨的一个复杂的关节,它可以让我们进行张口、咀嚼、说话等动作。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它会导致关节区或面部的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遗传、关节炎、外伤、咬合不良、磨牙、精神压力等。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等。 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关节制动:限制关节运动,避免咬硬物、打哈欠和大张口等。 理疗:采用超声波、电刺激、冷热敷等方法,促进关节区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或抗抑郁药等,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咬合垫:佩戴特制的咬合垫,可以减少关节压力,改善咬合关系,保护关节盘。 手法治疗:通过专业的手法操作,放松周围肌群,松动紧张的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调整咬合:如果咬合不良是导致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原因之一,可以通过正畸或修复牙齿等方法来调整咬合。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器质性改变,如关节盘移位、骨质缺损等,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如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预防颞下颌关节内紊乱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注意两侧都要咀嚼食物,避免吃过硬过大的食物。 注意不要长时间咬牙或者磨牙,尤其是在精神紧张或者睡觉时。 注意睡觉姿势,尽量采用平卧或侧卧的方式,避免趴着睡觉。 定期检查牙齿和口腔健康,及时修补缺损牙齿或者进行正畸治疗。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进行放松和锻炼。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蒋通辉 2023-08-15阅读量1055